|
卜算子(重陽后數日避亂行雙源山間,見菊復用前韻·時以九江郡懇辭未報) / 作者:向子諲 |
時菊碎榛叢,地僻柴門靜。
誰道村中好客稀,明月和清影。
天地一蘧廬,夢事慵思省。
若個知余懶是真,心已如灰冷。
|
|
卜算子(重陽后數日避亂行雙源山間,見菊復用前韻·時以九江郡懇辭未報)解釋: 《卜算子(重陽后數日避亂行雙源山間,見菊復用前韻·時以九江郡懇辭未報)》是宋代文人向子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時菊碎榛叢,
地僻柴門靜。
誰道村中好客稀,
明月和清影。
天地一蘧廬,
夢事慵思省。
若個知余懶是真,
心已如灰冷。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離開喧囂的塵世,來到僻靜的山間避亂的情景。詩中以描寫菊花、村莊和清幽的山景為主線,抒發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冷寂之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清凈寧靜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以寥寥數語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受。首句“時菊碎榛叢”以花草的凋零和破碎的景象開篇,暗示了世事無常的道理。接著描寫了僻靜的村莊和柴門的寧靜,與外界繁忙喧囂形成鮮明對比。并問道:“誰道村中好客稀”,表達了作者對村莊中友好待客之風的思念。
詩的下半部分以“天地一蘧廬”開頭,描繪了作者在山間的簡陋住所,以及他懶散的心態。接著,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懶散態度的自省,以及對世事的冷漠和失望。最后一句“心已如灰冷”傳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冷寂之感。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寧靜和清凈的向往。此詩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繁華的疲倦,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我省察。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清凈心境的思想傾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