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算子(復自和賦第四首) / 作者:向子諲 |
千古一靈根,本妙元明靜。
道個如如已是差,莫認風番影。
枯木夜堂深,默坐時觀省。
月落烏雞出戶飛,萬里關河冷。
|
|
卜算子(復自和賦第四首)解釋: 《卜算子(復自和賦第四首)》是宋代向子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分析、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千古一靈根,本妙元明靜。
道個如如已是差,莫認風番影。
枯木夜堂深,默坐時觀省。
月落烏雞出戶飛,萬里關河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借景抒發了詩人的一些思考和感悟。詩的開頭,詩人以"千古一靈根,本妙元明靜"來表達自己的心境。靈根是指人的本性,詩人認為人的本性是純凈而善良的,具有無盡的潛力。"元明靜"則表達了純凈與寧靜的狀態。
接下來,詩人提到"道個如如已是差,莫認風番影"。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人們追求虛榮名利的批判。"如如已是差"意味著現實的表象和真實之間存在差距,而"風番影"則象征著虛假的形象。
在第三段,詩人描述了一個夜晚的場景,"枯木夜堂深,默坐時觀省"。夜晚的枯木和幽深的堂屋給人一種寂靜和冷清的感覺。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默坐,觀察和省思。
最后一句"月落烏雞出戶飛,萬里關河冷"是詩人通過描繪冷寂的景象,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易逝的感慨。月落烏雞出戶飛,意味著夜晚結束,新的一天開始。而"萬里關河冷"則象征著邊塞的寒冷和孤獨。
整首詩詞以簡潔、寥寥數語的方式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思考和感悟,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傳達出一種深沉和寧靜的情感,同時也反映了對現實世界的批判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