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曾端伯使君自處守移帥荊南,作是詞戲之) / 作者:向子諲 |
贛上人人說故侯。
從來文采更風流。
題詩謾道三千首,別酒須拚一百籌。
乘畫鹢,衣輕裘。
又將春色過荊州。
合江繞岸垂楊柳,總學歌眉葉葉愁。
|
|
鷓鴣天(曾端伯使君自處守移帥荊南,作是詞戲之)解釋: 《鷓鴣天(曾端伯使君自處守移帥荊南,作是詞戲之)》是宋代向子諲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贛上人人說故侯。
從來文采更風流。
題詩謾道三千首,
別酒須拚一百籌。
乘畫鹢,衣輕裘。
又將春色過荊州。
合江繞岸垂楊柳,
總學歌眉葉葉愁。
詩意:
這首詩詞以曾端伯使君自處守移帥荊南的身份,以戲謔的口吻表達了詩人向子諲對自己的文采和才華的自豪。他自稱寫過三千首詩,卻需要喝一百杯酒才能有所啟發。詩人以輕巧的衣裘乘坐畫船,再次游荊州,欣賞春天的美景。江水繞岸,垂下婆娑的楊柳,詩人仿佛在學習歌唱的柳眉,每一片葉子都透露出憂愁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文人的豪情壯志和自信心。詩人自夸自己的文采超過了一般人,但也坦承需要酒來激發靈感。他以輕盈的姿態乘坐畫船,再次游覽荊州,展現了對美景的欣賞和對生活的享受。詩中的垂楊柳和愁眉形成了一種對比,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情感。整首詩描繪了一種閑適自得的生活態度,以及對藝術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這首詩詞流暢自然,運用了典型的宋代文人風格,展示了詩人的才情和對自然景物的感悟。通過對荊州春色的描繪,詩人傳達了自己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愉悅和共鳴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