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太一見王荊公舊詩,偶次其韻二首 / 作者:蘇軾 |
但有樽中若下,何須墓上征西。
聞道烏衣巷口,而今煙草萋迷。
|
|
西太一見王荊公舊詩,偶次其韻二首解釋:
《西太一見王荊公舊詩,偶次其韻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但有樽中若下,何須墓上征西。
聞道烏衣巷口,而今煙草萋迷。
詩意:
這首詩的詩意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人生短暫性的思考。詩人蘇軾在讀到王荊公的舊詩后,感慨萬分。他認為人生短暫,就像飲酒一樣轉瞬即逝,何必追求功名利祿,去追求西方的墓地。他聽說烏衣巷口(指陋巷街頭)的煙草生長茂盛,暗喻著人們陷入塵世的苦悶和迷茫。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精練的詞句表達了蘇軾深邃的思考。首句“但有樽中若下,何須墓上征西。”通過對飲酒的比喻,表達了人生短暫的真實感受。樽中的美酒,代表著人生中美好的時光,而墓地則象征著人生的終點。蘇軾認為,既然人生如同飲酒一樣轉瞬即逝,何必追求功名利祿,去追求名利的墓地呢?
接著的兩句“聞道烏衣巷口,而今煙草萋迷。”表達了作者對現實世界的一種無奈和迷茫。烏衣巷口的煙草茂盛,暗示著人們陷入塵世的紛擾和迷惘。這句詩意呼應了前兩句,強調了人生的短暫和不確定性。
整首詩以簡短的四句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深思熟慮,以及對功名利祿和塵世紛擾的反思。蘇軾以寥寥數語,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短暫,以及對于追求名利的質疑。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獨特的思考方式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給讀者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