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 / 作者:向子諲 |
為姑蘇郡守,浩然有歸志,因廣其聲為浣溪沙,示姑蘇諸友
樂在煙波釣是閑。
草堂松桂已勝攀。
梢梢新月幾回彎。
一碧太湖三萬頃,屹然相對洞庭山。
狂風浪起且須還。
|
|
浣溪沙解釋: 《浣溪沙》是宋代文人向子諲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他作為姑蘇郡守的心境和志向。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浣溪沙
為姑蘇郡守,浩然有歸志,
因廣其聲為浣溪沙,
示姑蘇諸友樂在煙波釣是閑。
草堂松桂已勝攀,
梢梢新月幾回彎。
一碧太湖三萬頃,
屹然相對洞庭山。
狂風浪起且須還。
譯文:
作為姑蘇郡守,我懷揣著崇高的志向,
通過廣泛傳播我的聲音,使其成為浣溪沙的名號,
向姑蘇的朋友們展示我的樂趣在于煙波之上垂釣。
草堂中的松樹和桂樹已經生長得比我能攀爬的還要高,
新月在枝頭曲曲彎彎地出現了幾次。
一望無際的太湖湖水如碧玉,
高聳的洞庭山對峙在這里。
狂風大浪再怎么起,我也必須回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姑蘇郡守的身份出發,表達了詩人浩然的歸志和志向。他將自己的聲音廣為傳播,以浣溪沙的名號流傳開來。浣溪沙是指在浣溪沙灘上洗滌沙石的聲音,這里借指自己的聲音廣為傳頌,顯示了詩人的自信和野心。
詩人向姑蘇的朋友們示意,他樂于在煙波之上垂釣,表現了他的閑逸之態,也展現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
詩中描繪了草堂的松桂高聳,與梢梢新月曲曲彎彎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與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豁達。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太湖和洞庭山的壯麗景色。太湖碧波萬頃,洞庭山巍峨屹立,兩者相對而立,給人以壯麗的視覺沖擊。這種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大自然的贊美。
最后兩句"狂風浪起且須還"表達了面對風浪的堅毅和果敢。詩人意味深長地表示,即使面對狂風大浪,也要堅定地回歸原處,保持自己的本真和初心。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壯麗的自然景色、表達詩人的心境和志向,展示了他對自由自在、追求理想的向往,同時也傳達了一種返璞歸真、堅持初心的哲理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