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居雜詩九十首 / 作者:曹勛 |
平生有知舊,相望頓以疏。
臥念十日雨,誰寄一行書。
景已來白雁,詩漫如黃初。
不忘剡溪棹,且策雪中驢。
|
|
山居雜詩九十首解釋: 《山居雜詩九十首》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山居中的閑適心境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平生有知舊,相望頓以疏。
臥念十日雨,誰寄一行書。
景已來白雁,詩漫如黃初。
不忘剡溪棹,且策雪中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山居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舊友的思念之情。首句“平生有知舊”表達了作者與舊友的相識之久,彼此間的了解和默契。然而,由于某種原因,雙方之間的聯系突然變得疏遠,從而產生了隔閡和疏離感。“相望頓以疏”一句傳遞出作者內心的失望和惋惜。
接下來的兩句“臥念十日雨,誰寄一行書”描述了作者在山居中躺臥思念著友人,期待著收到一封朋友寄來的信件。這種思念和期待在長時間的雨天中被進一步強調,暗示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渴望得到朋友的關懷。
下半部分的兩句“景已來白雁,詩漫如黃初”描繪了白雁飛來的景象,與此同時,詩意也如同初春的一片黃花一樣自由地流淌。這里,白雁象征著友誼的到來,詩意的自由流動則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豁達和情感的宣泄。
最后兩句“不忘剡溪棹,且策雪中驢”表達了作者對過往時光的懷念和對山居生活的享受。剡溪棹是指剡溪的船,暗示著作者對曾經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的懷念。而“策雪中驢”則表現了作者在雪地中駕馭著驢子,自在自得地享受山居生活的情景。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現了山居生活的寧靜與自在。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詩人將個人情感與自然環境相結合,使詩詞具有了豐富的意境和情感內涵。這首詩在宋代詩歌中展現了曹勛獨特的創作風格和山水意境的追求,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