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居雜詩九十首 / 作者:曹勛 |
僧相同剃除,其門則異竇。
律儀尚講論,估禪則烏有。
悟去此大魁,窮說則學究。
與語判此科,是非免紛糅。
|
|
山居雜詩九十首解釋: 《山居雜詩九十首》是宋代文學家曹勛創作的一組雜詩。這組詩以山居為背景,通過表達作者對僧侶生活和學問的思考,展現了曹勛的人生態度和哲學觀點。
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僧相同剃除,其門則異竇。
中文譯文:僧人剃發出家,雖同出自一門,但心境各異。
詩意:這兩句詩描繪了僧人剃發出家的場景,強調了雖然他們都是出自同一個門派,但每個人的心境和修行方式卻各不相同。
賞析:這句詩意味深長,通過對僧人的描寫,表達了人們在追求真理和修行的過程中,雖然可能有共同的起點,但由于個體的差異和經歷的不同,每個人的心路歷程和認知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律儀尚講論,估禪則烏有。
中文譯文:注重規矩禮儀的僧人還會講論,估度禪宗修行則毫無意義。
詩意: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僧侶修行方式的思考。他認為,那些注重律法和儀式的僧人更注重理論的討論,而對于禪宗的修行卻沒有實際意義。
賞析:這句詩點出了僧人修行中的一個問題,即在注重規矩和禮儀的同時,是否忽視了真正的內心修行,以及對禪宗修行的誤解。作者認為,禪修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討論,更應該通過實踐和體驗來達到真正的領悟。
悟去此大魁,窮說則學究。
中文譯文:頓悟超越這些辯論,過于糾纏于言辭的只是學究。
詩意: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于頓悟和學究之間的態度。他認為,真正的領悟和開悟超越了純粹的言辭辯論,而那些過于沉迷于辯論和學問的人只是學究而已。
賞析: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真理和境界的看法。他認為,真正的智慧和領悟不是通過糾纏于言辭和理論來達到的,而是通過超越言語和概念的直接體驗和頓悟來實現的。
與語判此科,是非免紛糅。
中文譯文:通過言語辯論來判斷這個領域,是非爭論難以避免。
詩意: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于言語辯論和判斷的看法。他認為,在討論和辯論的過程中,是非對錯很難避免。
賞析:這句詩揭示了討論和辯論的局限性。作者認為,通過言語和辯論很難達到完全準確的判斷,因為言語有時會受到主觀情感和個人立場的影響,所以在辯論中難免會出現爭論和爭執。
通過以上的詩意分析和賞析,我們可以看出《山居雜詩九十首》這組詩借助山居的背景,探討了僧侶生活和學問的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于修行方式、禪宗修行和言辭辯論的思考和觀點。詩中透露出對于真正的領悟和開悟的追求,以及對于過于糾纏于學問和辯論的學究態度的批判。同時也指出了言語辯論的局限性和是非爭論的難以避免。這組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思想內容,展示了曹勛對于人生和學問的獨特見解,給讀者帶來了對于生活和修行的思考和啟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