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居雜詩九十首 / 作者:曹勛 |
臺山無牡丹,單葉已最貴。
斗檻數花爾,便欲發光氣。
珍重莫肯折,如天藏地秘。
西都每興懷,此賞殆夢寐。
|
|
山居雜詩九十首解釋: 詩詞:《山居雜詩九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曹勛
臺山無牡丹,單葉已最貴。
斗檻數花爾,便欲發光氣。
珍重莫肯折,如天藏地秘。
西都每興懷,此賞殆夢寐。
中文譯文:
在臺山上沒有牡丹花,那些單瓣的花朵已經變得非常珍貴。
站在斗室的窗前,看著幾朵花,好像它們要發出光芒般。
那些珍貴的花朵,不愿被人采摘,就像是被天地所珍藏的秘密。
在西都的人們都向往著這樣的美景,這種賞心悅目的景象幾乎是夢寐以求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山居雜詩九十首》中的一首。詩人以臺山為背景,描繪了那里的牡丹花稀少而珍貴的情景。
詩中首先形容了臺山上沒有牡丹花,但單瓣的花朵卻變得非常珍貴。牡丹花在中國文化中一直被視為富貴、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它的缺失使得單瓣花朵顯得尤為珍貴。這種對稀缺之物的珍視,表達了詩人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賞識。
接著,詩人站在斗室的窗前,觀賞著幾朵花朵。詩人以"斗檻"形容窗戶,斗檻是窗戶下部的橫框,表現了詩人觀察花朵的姿勢。詩人形容花朵欲發光氣,顯示出他對花朵的期待和神往。這種期待和贊美之情,使得花朵更顯得珍貴而美麗。
在接下來的兩句中,詩人強調了那些珍貴的花朵不愿被人采摘,宛如被天地所珍藏的秘密。這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尊重和珍視,也暗示了珍貴之物應該被保護,不應被輕易破壞。
最后兩句以"西都"為指代,表示人們都向往著這樣的美景,認為這種景象幾乎是夢寐以求的。西都是對首都的指稱,代表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詩通過對臺山牡丹花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對珍貴事物的珍視,以及對自然和理想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臺山上稀缺而珍貴的花朵,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賞識,以及對自然和理想的向往。詩中所展現的景象和情感,引發了讀者對美、珍貴和追求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