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居雜詩九十首 / 作者:曹勛 |
古鐵如鉤戟,歲久鋼斷綻。
久為土氣蝕,皆成豌豆{氵篡}。
銖兩每不多,積之可精煉。
為劍或為刀,花賓劣于滇。
|
|
山居雜詩九十首解釋: 詩詞:《山居雜詩九十首》
作者:曹勛(宋代)
古鐵如鉤戟,歲久鋼斷綻。
久為土氣蝕,皆成豌豆{氵篡}。
銖兩每不多,積之可精煉。
為劍或為刀,花賓劣于滇。
【中文譯文】
古老的鐵制鉤戟,歲月久遠,鋼材斷裂開裂。
長期受土氣侵蝕,都變成了豌豆大小的鐵塊。
每個銖兩并不多,若積累起來則可以提煉精良的鐵材。
可以用來制作劍或刀,但與滇國的花賓相比顯得遜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山居中一種古老的鐵器,它們曾經是鋒利的武器,但經過歲月的洗禮,已經銹跡斑斑,斷裂開裂,形成了許多豌豆般大小的鐵塊。這些鐵塊并不值錢,但如果積累起來,可以重新提煉成精良的鐵材。作者提到,這些鐵塊可以用來制作劍或刀,但與滇國(古代云南地區)的花賓相比,它們的質量差了些。
整首詩通過描寫古老的鐵器,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物質的變遷。鐵器原本是鋒利的武器,但經過時間的沉淀,它們變得破損、銹蝕,喪失了往日的光彩。然而,作者也透露出一絲希望,即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鐵塊,如果積累起來,仍然能夠重新變得寶貴,具有價值。這一種對于物質的回歸與再生,與山居生活息息相關,也體現了詩人對于自然界的觀察和領悟。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鐵器的變遷,抒發了對歲月流轉和物質變化的感慨,同時也蘊含了對于自然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