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居雜詩九十首 / 作者:曹勛 |
斗水小漣漪,拳石獻巖竇。
蒼蒼三峰足,挺挺數葉秀。
棐幾得巨壑,幽色清永晝。
以我兼忘心,嵩華亦何有。
|
|
山居雜詩九十首解釋: 《山居雜詩九十首》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作品,描繪了山居生活的景象和詩人的心境。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斗水小漣漪,拳石獻巖竇。
在山中的水面上,漣漪微小,石頭宛如拳頭,獻給了峭壁上的山洞。
蒼蒼三峰足,挺挺數葉秀。
青蔥的山峰高聳入云,屹立如三足,挺拔的枝葉也顯得嬌嫩秀麗。
棐幾得巨壑,幽色清永晝。
幾何形狀的石塊恰好嵌入巨大的山壑,幽深的顏色在清晨和白晝都一直存在。
以我兼忘心,嵩華亦何有。
在這里,我將自己融入自然,忘卻了煩惱和心事,那么尊貴的嵩山和華山又有何用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山居的景色和詩人的心境。詩人用斗水小漣漪和拳石獻巖竇的意象,展現出山中的寧靜和自然之美。蒼蒼三峰的高聳挺拔表現了山勢的壯麗,而嬌嫩秀麗的枝葉則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棐幾得巨壑的描寫使人感受到山間的壯麗景色,幽色清永晝則傳遞出一種寧靜和恒久存在的感覺。
在這個山居的環境中,詩人將自己融入自然,超越了個人的煩惱和欲望,達到了心靈的寧靜。他認為尊貴的嵩山和華山也無法與此相比,因為他已經在這里找到了內心的滿足和超脫。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山居的美景和詩人的超然心境,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詩人通過對比嵩山和華山與自身的境遇,提出了一種超越名利和物質的精神境界。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與意象,營造出一種寧靜、恬淡的山居氛圍,給人以思考和沉思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