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居雜詩九十首 / 作者:曹勛 |
北內號枯桑,濃寒堅夜凍。
關河鳥過少,雪意曉來重。
陌上未沾塵,山中已成垅。
雝雝南去雁,袖手徒目送。
|
|
山居雜詩九十首解釋: 《山居雜詩九十首》是宋代詩人曹勛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山居為背景,描繪了作者深山中的孤寂和對自然景色的感受。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北內號枯桑,濃寒堅夜凍。
關河鳥過少,雪意曉來重。
陌上未沾塵,山中已成垅。
雝雝南去雁,袖手徒目送。
詩意:
詩詞以北方的寒冷冬季為背景,描繪了寂寞的山居生活。枯桑指的是北方的寒冷天氣,濃寒堅夜凍表示寒冷冰凍的夜晚。關河指的是重要的交通要道,但鳥兒卻很少飛過,顯示出山居的荒僻之處。雪意曉來重意味著雪意漸濃,天色漸亮。陌上未沾塵表示在山居中少有人跡,而山中已成垅則表明山上的積雪已經(jīng)堆積成丘。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手持袖子,無奈地目送南飛的雁群。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xiàn)出作者在山居中的寂寞情境。通過描述北方嚴寒的冬天和雪景,詩人表現(xiàn)出山居的荒僻和與世隔絕的狀態(tài)。枯桑、濃寒堅夜凍等形象描繪了嚴寒的寒冷,給人一種冰凍一片的感覺。關河鳥過少、陌上未沾塵等描寫則強調了山居的幽靜和清凈。詩人袖手徒目送南去的雁群,表達了他對外界活動與繁忙生活的遙遠渴望。整首詩以簡練的文字勾勒出山居生活的凄涼和孤獨,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慨。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山居生活的體驗。同時,它也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清凈、遠離塵囂的生活理想。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簡潔的語言,詩人將自然與人的情感相融合,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山居生活的寂寞與深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