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詩二十七首 / 作者:曹勛 |
綠暗紅稀迷處所,梅黃雨細半陰晴。
小軒坐久無余事,喜聽黃鸝一兩聲。
|
|
雜詩二十七首解釋: 詩詞:《雜詩二十七首》
朝代:宋代
作者:曹勛
綠暗紅稀迷處所,
梅黃雨細半陰晴。
小軒坐久無余事,
喜聽黃鸝一兩聲。
中文譯文:
在綠色昏暗、紅色稀少的迷離之處,
梅花黃色,雨絲細密,天空陰晴不定。
我在小軒中坐久了,無事可做,
卻喜歡聆聽黃鸝鳴叫一兩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作者的心境,展現(xiàn)了宋代詩人曹勛細膩而清新的寫作風格。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一幅迷離的畫面,綠色和紅色交織在一起,給人一種模糊、隱約的感覺。梅花黃色與細雨交織,增添了一絲春天的氣息。這種景色描繪了自然界的變幻和復雜,也讓讀者感受到了生活的多樣性。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在小軒中久坐無事的狀態(tài),這種閑散的心情透露出一種寧靜和恬淡。小軒是一個平靜的空間,作者在其中靜靜地坐著,沒有其他雜念和煩擾。這種寧靜的狀態(tài)與前兩句的景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凸顯了詩人內(nèi)心的寧靜與安逸。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喜歡聽黃鸝鳴叫的心情。黃鸝的聲音清脆悅耳,是春天的代表之一。作者在寧靜的環(huán)境中聆聽黃鸝的歌聲,給予了他一種愉悅和滿足的感覺。這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表達了作者的心境。通過對細節(ji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美好的境界,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變幻和生活的多彩。這首詩充滿了田園詩的意境,展現(xiàn)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對自然的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