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 / 作者:曹勛 |
告才吾君得掛冠,交親猶肯問平安。
連天秋色雁已過,滿檻竹聲風逗寒。
對客杯盤心共醉,催人節物歲將闌。
但知適意山林去,不覺山頭行路難。
|
|
山中解釋: 《山中》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告訴我的才華出眾的君主,你終于離開了官位,還親切地問候我的安危。秋天的天空已經連綿不斷地飛過了大雁,寒風撥動著滿院的竹葉發出聲音。我與客人一起喝酒,心情陶醉,催促著人們準備年節的物品,歲末即將來臨。我只知道向往適意的山林,卻沒想到山頭的路途竟然如此艱難。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曹勛在山中的生活情景。曹勛向他的君主表達了對他掛冠離職的祝賀之情,君主對他的關心也讓他感到溫暖。他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大雁已經飛過,寒風撥動著竹葉發出悅耳的聲音,這些景象使他感到寧靜和寂寥。他與客人一同喝酒,心情愉悅,催促著人們準備過年的物品,新年即將來臨。然而,盡管他向往山林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他卻發現山頭的路途并不容易,暗示了人生道路的艱難與挫折。
賞析:
《山中》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交融的方式,展現了作者對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山中的景色,如雁飛、竹聲等,表現了山中的寧靜和孤寂。而詩人與君主的對話,展示了君主對詩人的關懷和詩人對君主的敬重之情。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描述自己與客人共飲、催促歲末準備等情景,揭示了生活的喜悅和忙碌。然而,最后兩句"但知適意山林去,不覺山頭行路難",以意境轉換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逍遙山中生活的向往,但也暗示了現實生活中困難與挫折的存在。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具體的景物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將詩人對理想生活的向往與現實生活的沖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這首詩的意境清新,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山中生活的向往,又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的困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