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臺書事十三首 / 作者:曹勛 |
小圃都無花木名,只栽松竹養余清。
時時風向邊頭過,喜聽松聲又竹聲。
|
|
天臺書事十三首解釋: 《天臺書事十三首》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組詩篇。這組詩以天臺山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在山間小圃中種植松竹的情景。以下是該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天臺書事十三首》
小圃都無花木名,
只栽松竹養余清。
時時風向邊頭過,
喜聽松聲又竹聲。
詩意:
這個小圃里并沒有種植鮮花,只有松樹和竹子,以此來養護作者內心的寧靜。時不時,微風從旁邊吹過,作者欣喜地聆聽著松樹和竹子發出的聲音。
賞析:
這組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現了作者在天臺山的小圃中的生活情景。小圃中沒有花木,只有松樹和竹子,這種選擇體現了作者對清靜的追求和對自然的喜愛。詩中的"余清"一詞,既指作者自身的清凈心境,也可理解為松竹所代表的高潔、堅韌和淡泊的品質。同時,詩中的"風向邊頭過"揭示了作者與自然的親近關系,微風吹過松樹和竹子,帶來它們的聲音,作者欣然傾聽,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悅耳之音。
通過這組詩,作者將自然景物與內心的寧靜融為一體,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讀者在閱讀時也能感受到松樹和竹子的清風和聲音,仿佛置身于詩人所描繪的小圃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與安寧。整個詩篇以其簡練的文字和鮮明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與心靈的和諧追求,給人以靜謐舒適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