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歐陽少師會老堂次韻 / 作者:蘇軾 |
一時冠蓋盡嚴終,舊德年來豈易逢。
聞道堂中延蓋叟,定應床下拜梁松。
蠹魚自曬閑箱篋,科斗長收古鼎鐘。
我欲棄官重問道,寸莛何以得舂容。
|
|
和歐陽少師會老堂次韻解釋:
《和歐陽少師會老堂次韻》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時冠蓋盡嚴終,
舊德年來豈易逢。
聞道堂中延蓋叟,
定應床下拜梁松。
蠹魚自曬閑箱篋,
科斗長收古鼎鐘。
我欲棄官重問道,
寸莛何以得舂容。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軾和歐陽修相見后的作品,描繪了作者對古代風度和學問的向往,表達了對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規范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歐陽修的生活為起點,描述了他過去的功績和品德。歐陽修是當時的名士和學者,以他的才華和修養聞名。作者蘇軾稱他為"延蓋叟",表達了對歐陽修的尊敬和敬仰之情。"床下拜梁松"一句則是指歐陽修筆下的文章,將其比作堅實的松木,表達了對他才華的贊美和敬佩。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作者自己的心境。"蠹魚自曬閑箱篋"意為把蠹魚曬在空箱子和文房四寶上,象征作者對過去的輝煌成就和學問的冷落。"科斗長收古鼎鐘"指的是收起塵封已久的古代器物,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珍視。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志向和追求。"我欲棄官重問道"表示作者打算放棄官位,重新追求道德和學問的真諦。"寸莛何以得舂容"則表達了作者對自身才華和能力的懷疑,意味著他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在儒家的經典中得到認可和尊重。
整首詩詞通過對歐陽修和自身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古代風度的向往,對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規范的思考,以及對自我價值和追求的思索。它展示了蘇軾對學問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時也反映了當時士人對于道德和學問的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