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孫倅見貽八首 / 作者:曹勛 |
春光過似不春光,自念曾無作法涼。
鞍馬固先均臭味,薰蕕安得更芬香。
畫脂敢謂名堪惜,食欖今知味更長。
珍重好辭皆發藥,頗慚宮徵顧周郎。
|
|
和孫倅見貽八首解釋: 《和孫倅見貽八首》是宋代曹勛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光的變幻無常,以及對自己作品的思考和對生活的感悟。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光過似不春光,
自念曾無作法涼。
鞍馬固先均臭味,
薰蕕安得更芬香。
畫脂敢謂名堪惜,
食欖今知味更長。
珍重好辭皆發藥,
頗慚宮徵顧周郎。
譯文:
春光匆匆流逝,似乎不再是春光,
我自忖曾沒有作品使人心涼。
鞍馬早已磨盡了香味,
焚香薰蕕怎能更加芬芳。
畫脂的名字值得珍惜,
食用欖果才知道味道更長久。
我珍重的好辭又能成為治療之藥,
對于宮廷的征召,我感到自愧不如周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春光的變幻為引子,抒發了作者對自己作品的自省和對生活的感悟。作者在春光的映襯下,開始反思自己的創作,認為自己的作品無法帶來真正的溫暖和感動,思考自己的不足。鞍馬固然是傳統的象征物,但已經失去了它們原有的香味,與春光的變幻形成了對比,凸顯了作者內心的焦慮和迷茫。
接著,作者以焚香薰蕕為比喻,暗示自己期望能夠找到更加芬芳的創作靈感和方式。他在這種追求中,也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珍惜和呼喚。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畫脂和食欖果,以寓意的方式表達了對名聲和物質享受的追求。作者認為畫脂雖然能得到贊美,但仍然具有珍貴的價值,而食用欖果則讓他意識到物質享受的持久性。這種對名利和享受的思考,體現了作者對于人生價值的思索和對真正意義的追求。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作品的期待,希望自己的辭章能夠成為治愈心靈的良藥,但作者對于宮廷的征召,以及自己在文學創作中的局限感到自愧不如周瑜。這是對歷史名將周瑜的脫穎而出的敬佩之情,也是對自己的自謙和自省。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光、創作、名利和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作品和生活的矛盾情感和追求真理的渴望。通過對于時代和自身的反思,作者在詩中展現了對內心世界的探索和對價值觀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