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城雜詩七首 / 作者:曹勛 |
老境光陰怯雨霜,怕寒窒隙似猜防。
養生飽悟風中燭,卜宅閑尋肘后方。
明世漁樵終混跡,故山猿鶴怨循墻。
天臺肯約它年隱,半嶺松風殷夜床。
|
|
臺城雜詩七首解釋: 《臺城雜詩七首》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作品。這首詩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逝、歲月無情的感慨,以及對養生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思考。
詩意上,作者通過描繪"老境光陰怯雨霜",表現了時光對人的侵蝕和人們對衰老的恐懼。"怕寒窒隙似猜防"則揭示了人們在面對歲月的流逝時,常常感到無所逃避。接著,詩人提到"養生飽悟風中燭",表達了追求健康和心靈滿足的愿望。"卜宅閑尋肘后方"則表明了作者在尋求寧靜和安逸的居所,以逃離塵世的喧囂和紛擾。
詩中還描繪了"明世漁樵終混跡,故山猿鶴怨循墻"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社會浮躁和人際關系的失望。這里,明世漁樵代表了平凡的人們,他們在喧囂的世界中艱難生存,而故山的猿鶴則象征了純粹和高潔的精神,但卻無法擺脫世俗的束縛。最后兩句"天臺肯約它年隱,半嶺松風殷夜床"表達了作者對隱居山林的向往,希望能在寧靜的自然環境中過上安逸的生活。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表達了對光陰流逝和人生苦短的感慨,同時表達了對養生、追求內心寧靜和對純粹精神的追求。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清幽,寄托了作者對逐漸衰老的擔憂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思考,給讀者帶來了對生命真諦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