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王應夫見貽六首 / 作者:曹勛 |
冥心艱苦走南隅,每讀清言意已攄。
竹簡固嘗窺遠業(yè),山陰何止識遺書。
云間未省三年別,海上今欣一笑初。
乘興此來傳句法,頗容求益董梧鋤。
|
|
和王應夫見貽六首解釋: 詩詞:《和王應夫見貽六首》
朝代:宋代
作者:曹勛
冥心艱苦走南隅,
每讀清言意已攄。
竹簡固嘗窺遠業(yè),
山陰何止識遺書。
云間未省三年別,
海上今欣一笑初。
乘興此來傳句法,
頗容求益董梧鋤。
中文譯文:
默默專心艱難地走向南方角落,
每讀一段明晰的言辭已經(jīng)領悟。
竹簡確實曾窺見遠大的事業(yè),
山陰之地怎能止步于閱讀遺書。
在云間未能省察過三年的離別,
如今在海上感到欣喜,笑聲初現(xiàn)。
乘著興致來到這里傳授句法,
很容易就能夠得到董梧的幫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曹勛和王應夫見面后送給他的六首詩。詩中表達了曹勛的冥思苦讀和追求進步的心態(tài)。他在南方邊遠之地默默努力,每讀一段文字都會領悟其深意。他通過閱讀竹簡,窺見了遠大的事業(yè),顯示了他對學問和知識的渴望和追求。
詩中提到的山陰,可能指的是曹勛所在的地方,而遺書則是指古代的典籍和文獻。這句詩表明曹勛并不滿足于僅僅讀書,而是希望能夠超越書本,融入實際的社會和實踐中去。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曹勛與王應夫的相聚和別離。他們在云間見面時已經(jīng)有了三年的別離之情,但如今在海上重逢,曹勛感到非常欣喜,笑容初露。這表達了曹勛對友誼的珍視和對團聚的喜悅之情。
最后兩句是曹勛對自己的總結和展望。他乘著這種愉悅的心情前來,傳授自己的句法技巧,并希望能夠得到董梧的指導和幫助。這表明曹勛不僅注重自己的學習,還愿意與他人分享和交流,以求進一步的提高。
整首詩抒發(fā)了曹勛努力學習和追求進步的精神,以及對知識和友情的珍視。同時,他也展現(xiàn)了樂于分享和幫助他人的心態(tài)。這種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和追求在宋代文化中非常重要,這首詩也體現(xiàn)了當時士人的風采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