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王應夫見貽六首 / 作者:曹勛 |
曉程寒水散城隅,款段徐行得自攄。
天外好山宜日襯,風前老柳半蟲書。
賡詩已玷清新后,扣戶仍煩剝啄初。
忙似老農無住著,看人倉庾亟持鋤。
|
|
和王應夫見貽六首解釋: 《和王應夫見貽六首》是宋代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清晨時分,路程艱辛的行旅者欣賞自然風光的心境,并融入了對生活的思考。
譯文:
清晨的路程漫長,寒冷的水流散布在城隅,
我悠然地步行,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
遠離塵囂的美麗山景,被陽光襯托得宜,
風前的老柳樹上,有半只書蟲在爬行。
我寫下了一首賡續的詩,但其中有些瑕疵,
盡管如此,我仍然不斷地推敲修改。
我忙碌得像個老農民,無處安身,
看著別人忙忙碌碌,如庾倉亟需握著鋤頭。
賞析:
這首詩以清晨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行旅者的心境,展現了作者的感悟和思考。詩中的"曉程寒水散城隅"一句,以短暫的描寫勾勒出旅途的寒冷和艱辛,同時也暗示了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
接下來的"款段徐行得自攄"表達了行旅者行進的從容和自得,展現了作者對行路人的一種贊美和敬佩。
詩中的"天外好山宜日襯"一句,以自然景觀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優美山景的贊美之情,同時也通過"風前老柳半蟲書"表達了行旅者對自然之間的親近,并把自然景物與文學相聯系。
最后兩句"賡詩已玷清新后,扣戶仍煩剝啄初。"和"忙似老農無住著,看人倉庾亟持鋤。"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創作的詩詞的反思和不滿,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觀察和思考。這些句子呈現了一種對生活的焦慮和對現實壓力的感知,同時也傳達了對勞動和辛勤工作的認同。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行旅者的心境,以及對生活和社會的思考,展示了作者的感悟和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