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馬通判 / 作者:曹勛 |
皖山邃密常若春,中有仙士久隱淪。
幅巾嘯傲喜接物,仿佛白鶴乘孤云。
朅來帝所暫戾止,亹亹清言償所喜。
內慚已老不受教,猶幸一奉圯橋履。
|
|
與馬通判解釋: 《與馬通判》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作品。這首詩意蘊含深遠,描述了作者與馬通判相遇的情景,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詩中描繪了皖山的幽深與常春的美景,山中還有一位仙士長期隱居其中。作者形容自己像是一只白鶴駕著孤云,高傲而歡喜地與世接觸。
詩中提到作者曾受到帝王的贊賞,被召入宮廷,但作者卻不為權勢所動,仍然保持著清正的言辭,以言傳心迎合君王的喜好。作者自謙地說自己內心感到慚愧,認為自己已經老了,無法再受到教誨,但仍然慶幸自己能夠奉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這首詩蘊含了作者對自然景致的贊美與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高尚品德和清正言辭的追求。作者以自然景物和仙士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心境,以此凸顯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生的價值觀。
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于自然的熱愛和追求,他以高傲而喜悅的心態與世界相接觸,卻又保持著內心的清正和謙卑。這種追求高尚品德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