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萍篇 / 作者:曹勛 |
昔作章臺柳,今為清水萍。
寄托一失所,誰分渭五涇。
王孫事游冶,蘭麝徒芳馨。
清晨夭桃花,灼灼鮮且榮。
隨風易零落,不及糞上英。
萍生八九子,滋育常盈盈。
芙蓉飾高蓋,文藻疏繁纓。
寧復事攀折,中心無不平。
|
|
浮萍篇解釋: 《浮萍篇》是一首宋代詩歌,作者是曹勛。這首詩以浮萍為主題,通過描繪浮萍的形象,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
詩人曾經(jīng)寫過章臺上的垂柳,而現(xiàn)在這些柳枝已經(jīng)變成了漂浮在清水上的浮萍。浮萍失去了原本的棲身之所,不知歸屬于渭河和五涇河中的哪一條。這種寄托和迷失的感覺讓詩人感嘆。
詩中提到了王孫游玩于冶煉之地,蘭麝的香氣只能在那里聞到。清晨,桃花盛開,鮮艷而繁榮。然而,浮萍隨風飄散,不能與那些高貴的花朵相媲美。浮萍繁衍生息,形成了許多子浮萍,常常滿滿地漂浮在水面上。而芙蓉盛開在高懸的蓋子上,其美麗的花瓣繁茂如文藻纓帶。詩人表達了自己寧愿像浮萍一樣自由而不被捆綁,而不愿成為芙蓉那樣被人攀折的對象。在詩人的內(nèi)心深處,沒有不平和矛盾。
這首詩以浮萍為象征,通過描繪浮萍的形象和比喻,抒發(fā)了詩人對自由與束縛、追求與安逸的思考與感慨。浮萍的自由漂浮,雖然不及花草的華美,卻能自由自在地生長繁衍,寄托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和追求。詩中的意象清新而凄美,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xiàn)了人與自然之間的交融與對比,以及詩人內(nèi)心的紛繁復雜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