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次子耜久雨韻三首 / 作者:曹勛 |
眩瞀知陰久,茶甌不厭濃。
第憂沉稼穡,寧問浸芙蓉。
天闊翻盆雨,云昏淡墨峰。
長安鼎烹者,列坐正撞鐘。
|
|
和次子耜久雨韻三首解釋: 《和次子耜久雨韻三首》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眩瞀知陰久,茶甌不厭濃。
第憂沉稼穡,寧問浸芙蓉。
天闊翻盆雨,云昏淡墨峰。
長安鼎烹者,列坐正撞鐘。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長期雨水的感慨和對大自然景象的描繪。詩人眩暈地感知到陰雨不斷地降落,而他手中的茶杯中的茶液始終濃郁。他不再關心莊稼的豐收,也不去追問沉浸在雨水中的芙蓉花。廣闊的天空中傾盆而下的雨水,使云彩昏暗,山峰仿佛籠罩在淡淡的墨色中。在長安,鼎烹美食的人們坐在一起,享受著美食的同時,鐘聲正好撞擊他們的耳朵。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雨水的長久和茶的濃郁,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雨水的感慨和對世事的冷漠。詩中的眩瞀知陰久,茶甌不厭濃的描寫,給人一種長時間的陰雨連綿不斷的感覺,而茶杯中的茶液不斷濃烈,似乎與外界的陰雨形成鮮明的對比。詩人用第憂沉稼穡,寧問浸芙蓉來表達自己不再關心農作物的收獲和芙蓉花的沉浸狀況,這種冷漠和超然的態度透露出對世俗事物的厭倦。天闊翻盆雨,云昏淡墨峰的描繪,給人以廣袤天空中雨水傾瀉的景象,云彩昏暗,山峰隱約可見,給人以一種陰郁和凄涼的感覺。最后兩句長安鼎烹者,列坐正撞鐘,通過描寫人們享受美食的場景,表達了一種宴會的歡樂氛圍,同時也揭示了人們對于虛榮和享樂的追求,與詩中的冷漠和超然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
整首詩詞以簡短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對人情世故的冷漠表達,展示了作者對于世事的疏離感和對紛擾的厭倦情緒。同時,通過對美食宴會的描寫,也反映了人們對于物質享受的追求。這首詩詞意境獨特,給人以凄涼和超然的感覺,表達了詩人對于人世冷暖的思考和對于內心自由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