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樓歌二首 / 作者:曹勛 |
君不見秦皇愛阿房,死葬驪山側。
煬帝愛迷樓,死葬迷樓北。
乃知生者魂,即是死者魄。
生死在迷樓,一死良自得。
右應來夢兒,夜夜猶相憶。
|
|
迷樓歌二首解釋: 《迷樓歌二首》是宋代曹勛創作的詩詞之一。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迷樓歌二首
君不見秦皇愛阿房,死葬驪山側。
煬帝愛迷樓,死葬迷樓北。
乃知生者魂,即是死者魄。
生死在迷樓,一死良自得。
右應來夢兒,夜夜猶相憶。
中文譯文:
你可曾見過秦皇愛阿房,死后葬在驪山旁。
煬帝愛迷樓,死后葬在迷樓北。
從此得知,生者的靈魂即是死者的魄。
生死皆在迷樓中,一死亦自得。
右應來的夢兒啊,夜夜仍然相憶。
詩意和賞析:
《迷樓歌二首》以秦皇和煬帝兩位歷史上的帝王為主題,描繪了他們對迷樓的癡迷和追求,以及對生與死的深思。詩中通過對秦皇和煬帝的對比,表達了對權力和財富的追求所帶來的虛幻和無常的感慨。
首先,詩中提到了秦皇和煬帝分別愛好的建筑物。秦皇愛阿房宮,煬帝則愛迷樓。這兩座建筑都代表了權力與榮耀的象征,但最終它們都成為了這兩位帝王的陵墓。作者以帝王的選擇和結局,展現了權力與富貴的虛幻和無常。
其次,詩中提到了生者與死者的關系。作者認為生者的靈魂即是死者的魄,暗示著生死之間的聯系和轉換。在迷樓中,生者和死者都能夠得到滿足和解脫。這種觀點體現了對生死的超越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最后,詩末提到了右應來的夢兒。這是對過去的記憶和回憶的暗示。右應來是歷史上煬帝的寵臣,夜夜仍然懷念著過去的時光。這一句詩凸顯了歲月流轉、人事如夢的主題,喚起了讀者對過去的情感和對時光的思索。
總的來說,曹勛的《迷樓歌二首》通過對秦皇和煬帝的描寫,以及對生死和時光的思考,表達了對權力的警示和對人生的反思。詩意深邃,引人思考,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和歷史的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