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蘇養直見貽二首 / 作者:曹勛 |
投閑久去大明宮,鐘鼎山林興已同。
但得眠云仍釣水,不妨抹月與批風。
頗能植杖閑為圃,尚欲臨文學送窮。
煩子遠來忘趼足,問言今作白頭翁。
|
|
和蘇養直見貽二首解釋: 《和蘇養直見貽二首》是宋代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投閑久去大明宮,
鐘鼎山林興已同。
但得眠云仍釣水,
不妨抹月與批風。
頗能植杖閑為圃,
尚欲臨文學送窮。
煩子遠來忘趼足,
問言今作白頭翁。
詩意:
詩人曹勛在此詩中以自己的身世和生活經歷為背景,表達了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和對文學追求的渴望。他投身官場多年,現在離開繁華的大明宮,尋找寧靜的山林。他享受著與自然相伴的寧靜時光,沉浸在云霧之中,垂釣水邊,并且不介意抹去月光和拂動微風。他還有種種植花草、種竹子的愛好,希望能夠在閑暇之余創建一個寧靜的園林。盡管他已經年紀漸長,但他仍然渴望在文學上有所成就,并希望能夠將自己的才華奉獻給社會,追求更高的境界。他向遠方來訪的朋友詢問,自己是否已經成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曹勛對寧靜自然的向往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他將自己的身世和經歷融入其中,表達了對繁華世界的厭倦和對清凈山林的追求。詩中所描述的眠云、釣水、抹月和批風等景象,都體現了詩人對寧靜和自然之美的向往。詩人還表達了對文學的熱愛和追求,他希望能夠在文學上有所成就,并將自己的才華奉獻給社會。整首詩流露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氛圍,通過對自然和文學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追求。
這首詩詞的價值在于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表達,傳達了詩人對閑適生活和文學追求的向往。它展示了人們對自然之美和內心寧靜的追求,呼喚著人們回歸本真、追尋內心的寧靜與滿足。詩中的意象和情感讓讀者感受到一種寧靜、恬淡的美感,引發人們對生活的思考和對理想境界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