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城雀二首 / 作者:曹勛 |
去年已生子,今年復生孫。
主人既昏亂,國破家亦焚。
宮館變禾黍,萬人無一存。
朝伏蓬蒿下,暮宿荊莽間。
豈不念儔侶,豈不懷玉山。
儔侶高飛斃繒繳,玉山迢遞多鷹鹯。
又不見咸陽三月火不滅,吳宮萬戶飛灰煙。
春鴻社燕尚燒死,況復黃口乏修翰。
喜無挾彈兒,空城姑所安。
|
|
空城雀二首解釋: 空城雀二首
去年已生子,今年復生孫。
主人既昏亂,國破家亦焚。
宮館變禾黍,萬人無一存。
朝伏蓬蒿下,暮宿荊莽間。
豈不念儔侶,豈不懷玉山。
儔侶高飛斃繒繳,玉山迢遞多鷹鹯。
又不見咸陽三月火不滅,吳宮萬戶飛灰煙。
春鴻社燕尚燒死,況復黃口乏修翰。
喜無挾彈兒,空城姑所安。
【譯文】
去年我已生下兒子,今年又生下孫子。
國君既昏亂,國家被毀壞。
宮殿變為田地,人類無一幸存。
早晨躲避在野草叢下,夜晚宿營在茂密的叢林中。
難道不懷念我的朋友,難道不思念我心愛的玉山。
我的朋友們高飛而死,像絲綢被纏繞的尸體,而玉山則迢迢遙遠,有許多鷹鹯飛翔其間。
而咸陽城里的大火至今未熄滅,吳宮萬戶飛揚著灰煙。
春天的鴻雁和社燕也被燒死,何況那些黃口少年缺乏修翰之才。
我雖然欣喜沒有攜帶彈藥的孩子,但是空蕩的城池如何能安全。
【詩意與賞析】
《空城雀二首》是宋代曹勛的作品,通過描繪一個荒廢的城市,表達了作者對戰亂時期的痛苦和對家國淪亡的憂傷之情。
詩中以冷峻的筆觸勾勒出一幅戰亂后的凄涼景象。透過主人已經失去理智、國家陷入混亂的描寫,展現了無邊的悲涼和絕望。宮殿變為禾黍田,萬人卻無一幸免,生活在草叢和茂密叢林中,無處安身。這種荒蕪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憂心和對當時戰亂帶來的傷害的深刻感受。
詩中還通過提到朋友和玉山,揭示了作者對親友和故土的思念之情。朋友們高飛而死,玉山則迢遞遙遠,有許多鷹鹯飛翔其中,襯托出戰亂中個人情感的無奈和疏離感。咸陽城火未滅、吳宮成灰煙,表達了對國家毀滅的深深痛恨。而春天的鴻雁和社燕也被燒死,黃口少年缺乏修翰之才,暗示了文化教育的荒廢,以及對知識分子的關切。
最后兩句“喜無挾彈兒,空城姑所安”,表達了作者對沒有攜帶武器的孩子的慶幸,同時也道出了空城中的安全與平靜。這種安全卻是建立在城池空蕩、國家淪亡的基礎上,是一種苦澀的無奈和諷刺。
整首詩以冷峻的筆觸勾勒出戰亂時期的凄涼景象,展現了作者對戰亂和國家淪亡帶來的痛苦和憂傷之情。通過對個人和家國的失落與牽掛的描繪,詩中透露出對親情、友情和文化教育的關懷,同時也呈現出對戰爭和動蕩時局的深深反思與批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