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二首 / 作者:曹勛 |
山中從事亦賢勞,安得眠云獨自高。
兩席地栽青紫芥,一株樹接碧紅桃。
春風多可移花性,夜雨無聲入土膏。
那辦工夫到詩句,溪燈穿屋未編茅。
|
|
山中二首解釋: 《山中二首》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山中從事勤勞的工作,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意:詩人在山中從事勤勞的工作,體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意義。他渴望在高處躺下,與云彩為伴。他在山中種植了青紫芥菜,一顆桃樹上結著碧紅的桃子。春風吹來時,花朵可以隨風飄移,夜雨降臨時,悄無聲息地滋潤著土地。然而,詩人意識到他的努力還沒有達到詩句的境地,他尚未能將內心的感受完美地表達出來。溪水旁的燈光穿過簡陋的茅屋,仍未編織成一首完整的詩篇。
賞析: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山中的景象和詩人的情感。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自己的努力工作,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思考。他渴望與云彩為伴,希望能夠與高處的自然相融合,追尋內心的寧靜和自由。詩中的青紫芥和碧紅桃象征著生命的繁榮和多樣性,春風和夜雨則代表了自然界的力量和溫柔。然而,詩人意識到他的努力還不足以將自己的感受完美地表達出來,他仍然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經驗來修煉自己的詩才。詩中透露出對詩歌創作的堅持和對完美藝術形式的追求,展示了詩人對自身能力的自省和向上的動力。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寧靜和美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自己詩才的不滿和對更高境界的追求。它展現了宋代詩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詩歌創作的不懈追求,具有一定的審美意義和思想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