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無錫南禪蓮老 / 作者:曹勛 |
生平罹百憂,老來始一欣。
得履方外趣,不涉卷內聞。
留錫憩福境,禪悅志所勤。
日款鄉關舊,俱嘆鴻鵠分。
偶同窗雨,永懷九仙云。
好持洞下香,法界期普薰。
|
|
別無錫南禪蓮老解釋: 《別無錫南禪蓮老》是宋代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老年閱歷和心境轉變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在禪境中尋求內心寧靜與滿足的愿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生平經歷了無數困擾,老來方才感到一絲欣喜。
領悟到了遠離塵囂的樂趣,不再涉足紛紛擾擾的世事。
留在錫山上憩息,享受禪境帶來的福祉,滿懷喜悅地追求自己的志向。
每天沐浴在故鄉的雨中,心中不禁感嘆鴻鵠分飛的命運。
偶然與知己共賞雨,永遠懷念過去的友誼與美好時光。
喜歡拿著洞庭湖畔的香火,向佛法的境界追求普遍的凈化。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曹勛生平經歷了許多痛苦和困擾,但在晚年,他開始感到一種內心的欣喜與滿足。他領悟到了遠離塵囂、凈化心靈的樂趣,不再過問紛繁的世事。他選擇留在錫山上,享受禪境所帶來的福祉,并懷著喜悅的心態追求自己的志向。每天感受著故鄉的雨水,他不禁惋惜鴻鵠離散的命運。偶然與知己一起欣賞雨景,讓他永遠懷念過去的友誼和美好時光。他喜歡拿著洞庭湖畔的香火,寄托對佛法境界的追求,希望能夠普遍凈化自己的心靈。
這首詩詞通過對禪境與人生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紛擾的厭倦和對內心寧靜的向往。詩中的禪境被描繪成一種追求心靈凈化與內心滿足的境地。通過與友人共賞雨景,詩人表達了對友誼和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最后,香火和佛法的形象象征著對普遍凈化和心靈追求的向往。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禪境和內心寧靜的追求,同時也抒發了對友誼和過去時光的懷念之情。通過描繪禪境的美好與心靈的凈化,詩人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精神追求的渴望。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寧靜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