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過京師二首 / 作者:曹勛 |
離離禾黍滿東郊,秋入鴉聲處處嬌。
敗壁斷垣成悵望,一鞭又過懊來橋。
|
|
道過京師二首解釋: 詩詞:《道過京師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曹勛
離離禾黍滿東郊,
秋入鴉聲處處嬌。
敗壁斷垣成悵望,
一鞭又過懊來橋。
【中文譯文】
離離的禾稻遍布在東郊,
秋天降臨,鴉鳴聲嬌美處處。
破敗的城墻和倒塌的墻垣令人感到悵然失望,
一聲鞭響,我又懊悔地駛過了懊來橋。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曹勛創(chuàng)作的《道過京師二首》。詩人通過描繪行經(jīng)京師的景象,表達了對時光流轉(zhuǎn)和歲月更迭的感慨之情。
第一首詩以禾黍滿滿的東郊為背景,展示了豐收的景象。禾黍象征著農(nóng)田的豐收和人們的勞動成果,東郊則是京師的一部分,這里的景色生機勃勃,充滿了豐收的喜悅。這種豐收的景象與離別的情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現(xiàn)了時光的無情流轉(zhuǎn),人們在喜悅中也無法擺脫離別的悲傷。
第二首詩以秋天的鴉聲和破敗的景象為描寫對象。秋天是收獲和凋零的季節(jié),而鴉鳴聲則是秋季特有的聲音,傳遞著凄涼和蕭瑟之感。破敗的城墻和斷垣殘壁成為時光流轉(zhuǎn)的見證,它們凝視著過去的輝煌,也映照著現(xiàn)實的凋零和歲月的無情。詩人通過描繪這些景象,表達了對光陰易逝和歷史變遷的惋惜之情。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詩人行駛過懊來橋的場景。一聲鞭響,象征著時間的推移和行程的繼續(xù),但詩人內(nèi)心卻充滿了懊悔和無奈。這里的懊悔可能是對光陰流逝的無法挽回的感嘆,也可以理解為對過去懊悔不已的自責。這種內(nèi)心的矛盾和無奈,進一步強調(diào)了詩人對光陰流失和歲月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京師的景象和詩人的心境,表達了對時光流轉(zhuǎn)和歲月變遷的無奈和悲嘆之情。詩人以獨特的視角觀察世界,將外在景象與內(nèi)在情感融為一體,展示了他對時光的敏感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