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鄲才人嫁為廝養卒婦 / 作者:曹勛 |
落葉逐驚風,落花逐流水。
漂零無定端,寄托隨所委。
朝榮瑤圃中,暮落窮轍里。
豈不惡糟糠,豈不原羅綺。
羅綺閉深宮,嫉妒交相磨。
糟糠守窮廬,苦樂同終始。
行藏宜自然,燕巢茅屋底。
|
|
邯鄲才人嫁為廝養卒婦解釋: 詩詞:《邯鄲才人嫁為廝養卒婦》
詩意:
《邯鄲才人嫁為廝養卒婦》是宋代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通過描繪一個才貌出眾的女子被嫁為廝養卒婦的遭遇,表達了生活的起伏和命運的無常。詩中以自然景物隱喻人生,表達了詩人對命運的痛苦思考和對自然境遇的接納。
賞析:
這首詩以落葉、落花作為開篇,將自然界的變遷與人生的起伏相聯系。作者通過"落葉逐驚風,落花逐流水"的描寫,表達了命運無常,人生充滿變化的主題。接著,詩人使用"漂零無定端,寄托隨所委"來形容自己的處境,透露出一種無奈和無所依托的感覺。
詩中出現的"朝榮瑤圃中,暮落窮轍里"揭示了主人公的命運逆轉。她從顯赫的地位陷落到貧困的境地,從宮廷的瑤池到窮苦的轍路,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對比凸顯了人生的浮沉和命運的無常。
接下來,詩人探討了社會階層和貴賤之間的關系。他問道:"豈不惡糟糠,豈不原羅綺",表達了對貧賤的生活的厭惡。然而,羅綺和糟糠分別代表了宮廷的華麗和貧困的簡樸,詩人暗示人們應該接受現實,不論身處何種環境,都應該保持自然和平衡的心態。
最后,詩人以"行藏宜自然,燕巢茅屋底"結尾,表達了對自然生活的推崇和倡導。他認為無論身處何地,都應該保持自然的本色,不追求功名利祿,而是順應自然,過簡樸自在的生活。
總體而言,《邯鄲才人嫁為廝養卒婦》通過描繪人生的起伏和命運的無常,以及對貧賤和自然的思考,表達了對人生境遇的痛苦思索和對自然生活的推崇。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自然的意象,展現了宋代文人對命運和人生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