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人題倚江亭 / 作者:曹勛 |
老去求閑計已疎,若尋多事即荊舒。
孤高簡澹為三益,淳白清涼共一虛。
有意煙云供眼界,無心鳥雀下庭除。
茲亭未足為依泊,自是山中有舊廬。
|
|
和人題倚江亭解釋: 《和人題倚江亭》是宋代曹勛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去求閑計已疎,
若尋多事即荊舒。
孤高簡澹為三益,
淳白清涼共一虛。
有意煙云供眼界,
無心鳥雀下庭除。
茲亭未足為依泊,
自是山中有舊廬。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曹勛對于追求寧靜與淡泊生活的思考。他感慨自己年紀漸長,對于追求名利的計劃已經疏忽,而如果去追尋紛繁的事物,只會增添煩惱。詩人認為孤高、簡樸和澄澈是人生的三大益處,而純白和清涼則代表了一種空靈的境界。他希望自己能夠擁有開闊的眼界,如同云霧般自由自在,不被世俗的瑣事所困擾。他更希望自己的庭院能夠擺脫喧囂,成為鳥雀們自由棲息的地方。然而,這座倚江亭尚且不足以滿足他的依泊之愿,他深知山中還有一座舊廬,那才是他真正向往的歸宿。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寧靜與淡泊生活的追求。通過對于自身年紀的反思,詩人表達了對于紛繁世事的疏遠,強調孤高簡澹的生活態度對于人生的益處。他將煙云和鳥雀作為象征,表達了對于自由、開放和清涼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詞句勾勒出了詩人內心的追求和對于理想家園的渴望。通過對比倚江亭和山中舊廬的不同,詩人表達了對于自然與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展示了他對于真正歸宿的追求。
這首詩詞以其簡潔明了的表達方式和對于寧靜生活的追求,呈現了宋代文人的一種典型思考和理想追求。它通過對于自然景物的描繪,折射出詩人對于內心平靜和純凈生活的向往。同時,詩詞中的意象和象征也使人聯想到對于人生追求的普遍性主題,使其具有了一定的普世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