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偈送剛僧錄入塔 / 作者:曹勛 |
嗚呼剛兄,相識半生。
慧林勤舊,崇先寓名。
五旬戒臘,八十壽齡。
平居慷慨,末后分明。
超山之麓,示人無生。
松鶴移巢,月冷風清。
|
|
偈送剛僧錄入塔解釋: 《偈送剛僧錄入塔》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嗚呼剛兄,相識半生。
哀嘆啊,我們相識已有半個人生。
慧林勤舊,崇先寓名。
你在慧林寺勤奮修行,尊崇先輩的名聲。
五旬戒臘,八十壽齡。
你守著五旬的戒律,迎來了八十歲的壽辰。
平居慷慨,末后分明。
你平時慷慨大方,到最后一刻仍然明察事理。
超山之麓,示人無生。
你超越了山腳下的塵世,向人們展示無生的境界。
松鶴移巢,月冷風清。
松樹上的鶴離開巢穴,月色冷冽,清風吹拂。
詩意:
這首詩以贊頌剛僧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剛僧的敬重和欽佩之情。剛僧不僅在慧林寺勤奮修行,而且年過八旬,仍然保持著慷慨和明察事理的品質。他超脫了塵世的束縛,展示了無生的境界。最后兩句描繪了松樹上的鶴離巢、月冷風清的景象,給人以凈化心靈的感受。
賞析:
這首詩深情而簡潔地表達了作者對剛僧的敬仰之情。通過對剛僧的生平和修行狀態的描寫,詩人展示了他對剛僧品質的贊賞和仰慕。剛僧不僅在慧林寺一直勤奮修行,而且在年老之際依然保持著慷慨和明察事理的品質,這使他成為了一個值得敬佩和學習的榜樣。最后兩句則以自然景物的描繪作為襯托,以松鶴移巢、月冷風清的景象來傳達一種寧靜和凈化的意境,呼應了剛僧超脫塵世的境界。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剛僧的贊頌和景物的描寫,使讀者產生了一種對剛僧高尚品質的敬仰和對寧靜清凈的向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