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宋德可觀察 / 作者:曹勛 |
北歸一笑脫胡沙,淮海相逢五歲華。
寄語欲憑滄海月,昔游空想赤城霞。
遙知漢殿宜鳴玉,不謂青門尚種瓜。
雖是道人心似鐵,余情應得賦梅花。
|
|
寄宋德可觀察解釋: 《寄宋德可觀察》是宋代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北歸一笑脫胡沙,淮海相逢五歲華。
寄語欲憑滄海月,昔游空想赤城霞。
遙知漢殿宜鳴玉,不謂青門尚種瓜。
雖是道人心似鐵,余情應得賦梅花。
詩意:
這首詩以北歸的心情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宋德可的寄語和思念之情。詩中提到了一些景物和典故,通過這些細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賞析:
首句"北歸一笑脫胡沙",北歸指的是作者從北方返回故鄉,一笑脫胡沙意味著拋開煩惱和困擾,展現出一種豁達的心態。接著,詩中提到與宋德可相逢的時光,"淮海相逢五歲華",表達了友情的珍貴和持久。
在第三句中,作者寄語友人欲憑滄海月,表達了對友人的期望和祝福。滄海月象征著遙遠而美好的愿景,作者希望友人能夠借助這樣的愿景,追求自己的理想。
第四句提到了作者曾經游玩赤城,但如今只能空想,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無奈。
在接下來的兩句中,作者表達了對友人的贊美。"遙知漢殿宜鳴玉"意味著友人有才華應該在朝廷中受到重用,"不謂青門尚種瓜"則是對友人的謙虛贊美,表示友人即使身份不高貴,也能有所成就。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和理想。"雖是道人心似鐵"指的是作者雖然身為道士,但內心并不冷漠無情,"余情應得賦梅花"則表示作者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賦寫梅花之中,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創作的決心。
整首詩詞通過對友情、理想和自我情感的交織,展現了作者的豁達、思念和追求之情,以及對友人的贊美和祝福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