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沐浴子 / 作者:曹勛 |
新沐莫彈冠,新浴莫振衣。
圣人貴同塵,賢者汩其泥。
夷齊立駿節,感激歌采薇。
子真老谷口,歲晏無苦饑。
屈原懷獨醒,沉湘誰與悲。
漁父隨其波,所適安所宜。
君看侯門客,饑于紈袴兒。
|
|
沐浴子解釋: 《沐浴子》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新洗頭發時不要戴上帽子,新洗澡時不要穿上衣服。
圣人珍視與塵土為伍,賢者能夠深入泥濘之中。
夷齊國的人尊崇高尚的品質,感激地歌唱著采摘薇草。
子真老在谷口,年歲平靜沒有饑餓之苦。
屈原懷抱著獨立覺醒的心情,沉湘之水誰能與他同悲。
漁父隨波逐流,自得其所,安樂適宜。
君王看看那些侯門之客,他們在饑餓中穿著紈绔子弟的衣袍。
詩意和賞析:
《沐浴子》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不同人生境遇下的心態和價值觀。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樸素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貧寒與富貴的思考。
首先,詩人提到新洗頭發和新洗澡時不要戴帽子和穿衣服,傳遞出一種對自然狀態的追求和珍視。他認為圣人和賢者珍視與塵土為伍,深入泥濘之中,暗示了與世無爭、舍棄世俗欲望的境界。
其次,詩人通過描寫夷齊國的風俗,表達了對高尚品質的崇敬。夷齊國的人珍視節操,感激地歌唱著采摘薇草,象征著對道德和純潔生活的追求。
然后,詩人以子真老在谷口的形象,表現出歲月靜好、生活安穩的景象。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屈原,他懷抱著獨立覺醒的心情,沉湘之水誰能與他同悲。這表達了對屈原這樣的志士人物的敬佩,并暗示了詩人對于獨立思考和追求真理的倡導。
最后,詩人通過漁父隨波逐流的描寫,表達了自得其樂、安樂適宜的境界。與之相對照的是君王和侯門之客,他們雖然身居高位,卻在饑餓中穿著紈绔子弟的衣袍。這暗示了詩人對于物質富貴的冷嘲熱諷,強調了貧富對于內心滿足和幸福感的無關重要性。
《沐浴子》通過對不同人生境遇的對比描寫,傳達了對自然、純潔、獨立思考和內心滿足的追求,以及對世俗欲望和虛榮浮華的批判。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于人生態度和價值觀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內涵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