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春歸 / 作者:曹勛 |
送春歸,在何處。
禾黍正離離,江城匝屯戍。
楊花零點旌旗,天涯芳草連云暮。
舊園桃李遍荊棘,故國樓臺盡狐兔。
衣冠不見洛陽花,胡馬猶嘶漢宮樹。
吳江水綠吳山青,春到春歸別有情。
柳色迎人下關塞,隨軍萬里清胡塵。
黃金臺榭未埋沒,當年勿秦無人。
|
|
送春歸解釋: 《送春歸》是宋代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送春歸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春天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意:
這首詩詞以送春歸為主題,通過描繪春天歸去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春天的思念之情。詩中展示了禾黍離別的景象,描繪了江城周圍的軍營和旗幟,以及天涯上芳草連云的景色。詩人回憶起舊園中桃李花開的情景,卻發現故國的樓臺已荒廢,只有狐兔出沒。他感嘆洛陽的花朵已不再見,而胡馬卻仍然在漢宮的樹下嘶鳴。然而,吳江的水依然綠,吳山依然青,春天雖然離去,但依然充滿著特殊的情感。最后,詩人將目光投向關塞,柳樹的枝條迎接著他的歸來,他將隨著軍隊一同行走,數萬里之遙清風中沒有胡人的塵埃。詩的最后提到黃金臺榭仍未被埋沒,當年的輝煌與風采不會被遺忘。
賞析:
《送春歸》通過描繪春天離去的景象,展示了詩人對故鄉和春天的深情思念。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景物描寫,使整首詩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通過對禾黍、江城、楊花、桃李、樓臺等形象的描繪,展現了春天離去的悲涼和歲月的更迭。詩人對故鄉的懷念和對春天的留戀之情貫穿全詩,使人感受到深沉的離愁和對故國的思鄉之情。
詩中的吳江水綠、吳山青形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表達了即便春天已經離去,但在故鄉中依然能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和美好。最后的關塞和清胡塵的描寫,展示了詩人隨軍行走的決心和追求理想的堅持。而最后一句提到的黃金臺榭未被埋沒,讓人產生對輝煌歲月的遺憾和對歷史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