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懷英訪廬山 / 作者:曹勛 |
臺岳相逢麋鹿墟,識公風骨秀而癯。
山林訪道誠多切,云水期真進所如。
爐鼎丹砂知煉己,關河霜霰不妨渠。
它時應有衡陽雁,莫忘南來一紙書。
|
|
送懷英訪廬山解釋: 《送懷英訪廬山》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送別懷英前往廬山的情景,表達了對懷英追求道德修養和追求真理的贊賞和祝福。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臺岳相逢麋鹿墟,
識公風骨秀而癯。
山林訪道誠多切,
云水期真進所如。
爐鼎丹砂知煉己,
關河霜霰不妨渠。
它時應有衡陽雁,
莫忘南來一紙書。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與懷英在廬山相遇的情景。詩人欣賞懷英高尚的品質和瘦弱的外貌。他們在山林間相互交流,詩人對懷英追求道德修養和真理的誠摯之心表示贊賞。詩人相信懷英將會在廬山的云水之間找到真正的歸宿。詩中還提到了煉丹之術和關河的霜霰,暗示著懷英將在修煉道德的道路上面臨一些障礙和困難,但這些都無法阻擋他前進的步伐。詩末,詩人預言了未來的某個時刻,懷英將會收到來自衡陽的雁傳來的一封書信,這封信將提醒他不要忘記來自南方的友誼和思念。
賞析:
這首詩詞以廬山為背景,通過描繪臺岳(廬山)上的相遇場景,展現了詩人對懷英的贊美和祝福。詩人通過描述懷英的風骨秀麗、修養高尚,展示了對他追求道德修養的敬佩之情。詩人用“山林訪道”來形容懷英修行的真誠和決心,寄托了對他前進道路的祝愿。爐鼎丹砂和關河霜霰的描寫,暗示懷英在修行中會面臨一些困難和考驗,但這些困難并不能阻止他向前邁進。詩末的衡陽雁和南方的書信,預示著懷英將會收到來自遠方的關懷和問候,表達了詩人對懷英的友誼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和意境交融為特點,通過山水、爐鼎、雁書等意象的運用,展示了詩人對懷英道德修養和追求真理的認同和贊美。詩詞表達了對友誼和思念的情感,同時也傳遞了對人生道路上困難和挑戰的勉勵和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