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春書事 / 作者:曹勛 |
東風苒苒又將歸,甚叵飛花不戀枝。
半夜雨驚殘夢破,一春愁是落花時。
暖梢裊裊青歸柳,輕浪痕痕綠滿池。
惟有小欄藏秀色,數(shù)枝芍藥殿春遲。
|
|
晚春書事解釋: 《晚春書事》是宋代曹勛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晚春的東風漸漸歸來,忽然飛舞的花朵為何不再留戀樹枝。午夜時分,雨聲驚醒了殘缺的夢境,春天的憂愁正是在花瓣飄落的時候產生。嬌嫩的柳枝隨著溫暖的春風搖曳,水面上輕輕泛起細小的波紋,綠色充滿了池塘。唯有小欄桿中隱藏著秀色,幾枝芍藥遲遲地綻放于殿堂之中。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晚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感受。詩人以東風歸來、花開花落、春雨細細等自然景物作為表達手法,將自然景觀與人的情感相結合,凸顯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物我兩忘的感悟。
詩詞以花開花落的景象為線索,傳達了詩人深深的憂愁和感傷。花朵的飛舞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而雨聲驚醒夢境則暗示著詩人內心的不安和迷茫。整首詩詞透露出對歲月流轉的思考,表達了對瞬息即逝的美好事物的留戀和無奈。詩人以極簡的筆法,將情感凝結在細膩的景物描寫中,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和感悟,抒發(fā)了對人生和時光流轉的深刻思考。
詩詞中的小欄桿和芍藥花是詩人的情感寄托。小欄桿隱藏著秀色,象征著美好而純粹的事物存在于平凡之中。而芍藥花雖然開放較晚,但依然能在殿堂中綻放,表達了詩人對遲來的美好事物的期待和珍視。這種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使整首詩詞充滿了對美的贊美和對命運的抗爭。
總的來說,《晚春書事》是一首以自然景物為表現(xiàn)手法,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抒發(fā)了詩人對歲月流轉的思考和對美好事物的珍視。詩詞情感豐富、意境深遠,通過簡潔而精準的語言,使讀者產生共鳴并引發(fā)對生命與時光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