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雨過月出 / 作者:曹勛 |
綠衛芳樹鳥啼春,與客相攜發興新。
半落杏花初過雨,微酸梅子已生仁。
每尋詩去必遷坐,穩跨牛歸不問津。
筋力尚堪蓑笠在,莫欺老子發如銀。
|
|
中秋雨過月出解釋: 《中秋雨過月出》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綠衛芳樹鳥啼春,
與客相攜發興新。
半落杏花初過雨,
微酸梅子已生仁。
每尋詩去必遷坐,
穩跨牛歸不問津。
筋力尚堪蓑笠在,
莫欺老子發如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中秋之夜過后的景象。在雨過之后,綠色的衛芳樹上的鳥兒開始啼鳴,春天的氣息彌漫著。詩人與朋友們一起相聚,在這美好的時刻一同發揚興致,迎接新的起點。
詩中提到半落的杏花初經過雨水的洗禮,微酸的梅子已經結出果實。這些描寫表達了季節的更替和自然界的生機盎然。
詩人提到自己每次追尋詩意時都會改變坐姿,意味著他在尋找靈感的過程中不斷調整和變化,以獲得更好的創作體驗。同時,他穩穩地騎著牛車回家,不理會外界的名利。這表達了他對詩歌創作的專注和淡泊名利的態度。
最后兩句詩中,詩人自嘲自己年紀已大,卻依然有著如銀般的發絲。這是一種自信和豪情的展示,也傳遞了詩人對自身才華和智慧的自豪。
整首詩以中秋之夜為背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觀察和感悟,同時表達了對友情、創作和人生態度的思考。詩中的自嘲和豪情相結合,展示了詩人獨特的個性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