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門道 / 作者:曹勛 |
荊門道,在何許,萬里迢迢入南楚。
故人何事未歸來,滿目豺路多阻。
路多阻兮可奈何,矍鑠簾公亦奚取。
期君終日醉如泥,賢似靈均醒時語。
|
|
荊門道解釋: 《荊門道》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作品。這首詩以荊門道為背景,描繪了作者迢迢長途奔波的心境和對故友歸期的期盼,表達了對途中艱難阻礙的無奈和對友誼的珍視。
詩中描述了荊門道的遙遠和曲折,作者在萬里迢迢的旅途中進入南楚地區(qū)。他思念故人,不知道故人為何未歸,眼前盡是艱險的豺狼之路。
詩人面對道路的阻礙感到困惑和無奈,矍鑠的簾公(指梁冀)又能如何解決這些阻礙呢?這里用簾公的形象來喻指權(quán)貴,暗示即使有權(quán)勢也無法解決一切問題。
詩人期待故人能像他一樣整日陶醉于酒色之中,不再為瑣事所困擾,而自己則像靈均一樣保持清醒時的語言和行為。這里的靈均是指楊雄,他在《法言·清凈》中寫到“醒時語,寐時語,夢時語,皆與人言?!?,意味著不管是清醒、入眠還是做夢時,楊雄都能言善辯。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對故人歸來的期待,同時也展現(xiàn)出旅途中的辛苦和困惑。這首詩情感真摯,描摹了旅途的艱辛和對友人的思念,通過富有意象的描述,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內(nèi)心的起伏和情感的波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