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謠 / 作者:曹勛 |
山中之樂何由說,知者不言言者拙。
紅塵飛盡散松風,獨酌寒泉弄明月。
|
|
山中謠解釋: 《山中謠》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中謠》中文譯文:
山中的樂趣何以言說,
懂得的人不說話,說話的人愚蠢。
紅塵消散,松風中飛舞,
獨自痛飲著寒泉,弄著明亮的月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山中景物和人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首句“山中的樂趣何以言說”,表明山中的美景和寧靜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和訴說。這里的“樂趣”可以理解為山中的景色、氛圍和內心的寧靜。作者認為,真正懂得山中之美的人不需要言語來表達,而那些只會說話的人則顯得愚蠢。這種觀點反映了作者對深邃的山中之境的敬重和對言語的限制的思考。
接下來的兩句“紅塵消散,松風中飛舞”,通過描繪紅塵散去、松風中漫舞的景象,表達了世俗紛擾的消逝和自然界的寧靜。紅塵代表塵世的繁忙和喧囂,而松風則象征了山中的寧靜和清新。這種對紅塵的消散和對山中景物的美好描繪,呈現出一種追求寧靜和超脫塵世的意境。
最后兩句“獨自痛飲著寒泉,弄著明亮的月光”,刻畫了詩人獨自一人在山中飲泉、賞月的場景。痛飲寒泉可以理解為詩人品味自然的洗禮和凈化,而弄明亮的月光則表現了詩人和自然的親近和交融。這種孤獨而又與自然相伴的景象,傳達了作者對山中生活的喜愛和對超脫塵世的渴望。
整首詩詞以山中之景為背景,通過對山中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呈現出詩人對自然、對清靜和對超脫塵世的向往和追求。同時,通過對山中之樂的難以言說和對言語的限制的思考,提醒人們在現實紛擾中保持寧靜和深思,從而獲得內心的平靜和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