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雙竹 / 作者:曹勛 |
千巖萬壑碧嶙峋,密有雙成瑞此君。
破籜猗猗聯綠玉,并梢裊裊舞清薰。
巧穿怪石嵌空地,色映虛亭窈窕云。
比節合心皆美事,孤高殊喜不同群。
|
|
詠雙竹解釋: 《詠雙竹》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竹子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孤高獨立、與眾不同的美好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
千巖萬壑碧嶙峋,
密有雙成瑞此君。
破籜猗猗聯綠玉,
并梢裊裊舞清薰。
巧穿怪石嵌空地,
色映虛亭窈窕云。
比節合心皆美事,
孤高殊喜不同群。
詩意和賞析:
《詠雙竹》以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詩人曹勛對竹子的贊美。詩中的“千巖萬壑碧嶙峋”,形容了竹子生長在陡峭的山巖之間,綠色的竹影點綴其中,呈現出壯美的景象。詩中的“雙成瑞此君”指的是兩根并立的竹子,象征著吉祥和美好。
詩中繼續描繪了竹子的特點和形態,如“破籜猗猗聯綠玉”,形容竹葉交錯紛繁,綠意盎然;“并梢裊裊舞清薰”,描繪了竹葉輕盈搖曳的姿態,如同清風拂過。
接著,詩人以“巧穿怪石嵌空地,色映虛亭窈窕云”表現了竹子的巧妙生長之美。竹子像是巧妙地穿過奇形怪狀的石頭,生長在空曠的地方,使得竹影和竹色與亭子、云彩相映成趣,呈現出幽雅的景致。
詩的最后兩句“比節合心皆美事,孤高殊喜不同群”,表達了詩人對于孤高獨立、與眾不同的美的追求。竹子結節分明,而且它們相互間的節奏和韻律卻是和諧的,詩人通過這一形象來比喻人們在美好事物中找到共鳴和契合。同時,孤高的竹子因其與眾不同而獨具魅力,而詩人也由此得到喜悅。
整首詩以其清新明快的筆觸,以及對竹子的生動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孤高獨立品質的贊美和追求,同時也展現了自然界中的美妙景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