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樓月 / 作者:曹勛 |
高樓月,倒景入闌干。
人眠綺窗影,月在青云端。
相攀不可得,空成簾幕寒。
|
|
高樓月解釋: 《高樓月》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高樓之上觀賞月亮的景象。請欣賞以下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高樓月》中文譯文:
高樓之上,明亮的月光倒映在窗欞上。人們正在安眠,窗欞上的月影映照著繡簾。月亮高懸在蒼穹之上。我們雖然渴望攀登月亮,但卻無法觸及,只能望著它孤獨地掛在天空中。我們的眺望最終化作一道寒冷的簾幕。
詩意與賞析:
《高樓月》通過描繪高樓之上觀賞月亮的場景,展現了人們的渺小和無奈,以及對遠方美景的向往和追求。詩人運用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將月光倒映在窗欞上、繡簾上的月影與人們的夢境相結合,營造出一種幽靜而寧靜的氛圍。
詩中的高樓象征著人們對高遠理想和追求的渴望,而月亮則是遠方美景的象征。然而,詩人卻以明亮的月亮高懸蒼穹的形象表達了人們無法觸及遠方美景的現實。詩中的人們在安眠之中,無法親身感受到月亮的美麗,只能從窗欞上的倒影中窺見一絲月光的寂寞。他們渴望攀登月亮,與之相伴,卻無法實現這個愿望。
詩人以“相攀不可得”表達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與無奈。最后一句“空成簾幕寒”則將詩的意境進一步深化。簾幕寒冷的形象象征著人們對美好的追求最終只能成為空虛的遙想,沒有實質的結果。
整首詩以簡潔的筆法和凄涼的意境,揭示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現實的差距,以及人生中的無常和無奈。這種情感上的對比使詩歌充滿了深刻而悲涼的意味,引人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