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王歌 / 作者:曹勛 |
提三尺兮臣諸侯,爭天下兮裂九州。
時不得兮絕淮流,江雖可渡兮吾何求,寧斗死兮羞漢囚。
|
|
項王歌解釋: 《項王歌》是宋代詩人曹勛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提起三尺兵器,成為諸侯的臣子,
爭奪天下,分裂九州。
時機已經(jīng)沒有了,無法渡過淮河,
即便可以渡過江河,我又追求什么呢?
寧愿戰(zhàn)斗至死,也不愿作為漢朝的囚徒而羞辱。
詩意:
《項王歌》描繪了項羽在楚漢戰(zhàn)爭中的壯志豪情。詩中通過對戰(zhàn)爭的形勢和自身命運的思考,表達了項羽不愿屈服于漢朝的決心和對自由的追求。
賞析:
《項王歌》以簡練的語言和激烈的情感展現(xiàn)了項羽的堅毅和豪情壯志。詩中的"三尺兵器"象征著戰(zhàn)爭的利器,"諸侯"代表著項羽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領導者的地位。"爭天下"和"裂九州"表達了項羽渴望統(tǒng)一天下的決心和軍事行動。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項羽面臨的困境和無奈。"時不得"表明項羽錯過了取得勝利的最佳時機,"絕淮流"表示無法渡過淮河,限制了他的行動能力。即便可以渡過江河,項羽也不知道自己追求的目標是什么,這體現(xiàn)了他內(nèi)心的困惑和迷茫。
最后兩句"寧斗死兮羞漢囚"反映了項羽寧愿以死相拼,也不愿被俘為漢朝的囚犯。這表達了他對自由和尊嚴的堅守,展現(xiàn)了項羽作為一個頑強的戰(zhàn)士的形象。
總體而言,《項王歌》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深情地描繪了項羽決心爭取自由和尊嚴的壯麗形象,展示了他那種寧死不屈的精神和對英雄事業(yè)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