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聞人子進 / 作者:曹勛 |
丹地清江若有期,卜居仍俯小漣漪。
頗憐松竹無多地,只頓琴書已近籬。
久雨不妨田要潤,暫涼真與病相宜。
何當去此炎歊酷,日待風高脫葉時。
|
|
贈聞人子進解釋: 《贈聞人子進》是宋代曹勛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丹地清江若有期,
紅紅的土地上,清澈的江水仿佛有了期限,
這句詩以丹地清江作為開場,給人以一種美好的感覺。作者用"丹地"形容土地,給人以鮮艷、美麗的感覺;"清江"則使人聯(lián)想到清澈、寬廣的江水,給人以暢快、豁達的感覺。整句詩意融洽,自然流暢。
卜居仍俯小漣漪。
雖然已經(jīng)卜定了居住的地方,但仍然俯視著小小的漣漪。
這句詩通過"卜居"表達了自己已經(jīng)選擇了一個居住的地方,"仍俯小漣漪"則表達了對周圍環(huán)境的關(guān)注和留戀。作者通過這句詩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聯(lián)系在一起,使整句詩具有了一種含蓄而深沉的意味。
頗憐松竹無多地,
頗為憐惜松樹和竹子的空間不多,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松樹和竹子的喜愛和憐惜之情。"頗憐"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的感慨,"無多地"則揭示了松竹所處的空間有限,可能受到了限制。整句詩描繪了一種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和對生活局限的感嘆。
只頓琴書已近籬。
只需頓下琴書,就能近距離觸及籬笆。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寧靜、自得的生活態(tài)度的向往。"頓琴書"意味著停下琴書,放下琴棋書畫的瑣事,享受寧靜的生活。"已近籬"則表明不需要遠行,只需頓下琴書,即可近距離觸及籬笆,享受平淡而寧靜的生活。
久雨不妨田要潤,
長時間的雨水無妨于田地的滋潤,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雨水給大地帶來滋潤的認同和贊美。"久雨"表達了雨水的長時間持續(xù),"不妨"則表明雨水對田地的滋潤是有益的。整句詩揭示了作者對自然恩澤的感激之情。
暫涼真與病相宜。
短暫的涼爽與疾病相宜。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短暫的涼爽天氣與疾病的關(guān)聯(lián)的思考。"暫涼"描繪了一種短暫的涼爽感覺,"真與病相宜"則表達了人在涼爽的天氣中更容易感到舒適和健康。整句詩通過對氣候與人體健康的關(guān)系的思考,表達了對自然變化的體察和思索。
何當去此炎歊酷,
何時才能離開這炎熱的酷暑,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炎熱夏季的不滿和對涼爽天氣的渴望。"何當去此"表達了作者對離開酷暑的期待,"炎歊酷"則描繪了酷熱的夏季氣候。整句詩通過對夏季天氣的描述,表達了對涼爽、宜人天氣的向往和對炎熱夏季的不滿。
日待風高脫葉時。
只等待風高時,樹葉脫落。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秋天到來的期盼。"日待風高"表明作者在等待著風勢加大,"脫葉時"則描繪了樹葉在秋天的風中紛紛飄落的景象。整句詩通過對秋天的描繪,表達了對季節(jié)變遷的期待和對自然變化的觀察。
《贈聞人子進》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抒發(fā)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嘆和對舒適、寧靜生活的向往。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表達,詩詞展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之美和人生情感的感悟。整首詩意豐富,情感真摯,給人以一種寧靜而深沉的感受,使人對自然和生活產(chǎn)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