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曲(遍第三) / 作者:曹勛 |
珠星璧月,晝景夜色相催。
正陽炎序火府,龍珠蘊照,冰海融澌。
洞天春常好,日日琪花,瓊蕊芳菲。
絳景無別,惟似琉璃。
平地環繞清泚。
火中生蓮,會成真物,更取海底龜兒。
勝熱滌暑風,全形瑩若冰肌。
常存道意。
鑠石流金無畏。
共協混元一氣。
入沖極。
覺自己。
乾體還歸。
|
|
法曲(遍第三)解釋: 《法曲(遍第三)》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曹勛。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珠星璧月,晝景夜色相催。
正陽炎序火府,龍珠蘊照,冰海融澌。
洞天春常好,日日琪花,瓊蕊芳菲。
絳景無別,惟似琉璃。
平地環繞清泚。
火中生蓮,會成真物,更取海底龜兒。
勝熱滌暑風,全形瑩若冰肌。
常存道意。
鑠石流金無畏。
共協混元一氣。
入沖極。
覺自己。
乾體還歸。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奇幻而美麗的景象。詩人以珠星和璧月來形容白天和夜晚的景色相互交替。陽光炙熱的季節里,火爐中的龍珠蘊含著明亮的光芒,使冰海融化。洞天中的春天常常美好,每一天都有琪花綻放,花蕊香氣四溢。這里的景色紅艷如絳,宛如琉璃一般美麗。清泚環繞平地,宛如清澈的水波。火中生蓮,奇跡會變成真實,更有海底的龜兒。它勝過熱風,洗凈酷暑,光彩透明如冰肌。它常懷道義,能把頑石熔化成金,無所畏懼。共協混元一氣,融入了極致的境界。覺醒并認識到自己,最終回歸至乾體(宇宙的原始狀態)。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隱喻,展現了詩人對于美妙景色和覺醒境界的表達。通過對天地之間的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于自然的贊美和對于人生境界的思考。珠星、璧月、琪花等形象豐富而美麗,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同時,通過火府、冰海、洞天等意象的運用,也凸顯了詩人對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于宇宙奧秘的探索。詩人以道義和覺醒作為詩的核心,表達了對于人生意義和境界的思考和追求。整首詩詞的語言優美,意境深遠,給人以一種超脫塵俗的感覺,寓意深刻且引人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