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次韻二守同訪新居二首 / 作者:蘇軾 |
數畝蓬蒿古縣陰,曉窗清快夜堂深。
也知卜筑非真宅,聊欲跏趺看此心。
聞道攜壺問奇字,更因登木助微音。
相娛北戶江千頃,直下都無地可臨。
此生真欲老墻陰,卻掃都忘歲月深。
拔薤已觀賢守政,折蔬聊慰故人心。
風流賀監常吳語,憔悴鐘儀獨楚音。
治狀兩邦俱第一,潁川歸去肯重臨。
|
|
又次韻二守同訪新居二首解釋:
《又次韻二守同訪新居二首》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數畝蓬蒿古縣陰,
曉窗清快夜堂深。
也知卜筑非真宅,
聊欲跏趺看此心。
聞道攜壺問奇字,
更因登木助微音。
相娛北戶江千頃,
直下都無地可臨。
此生真欲老墻陰,
卻掃都忘歲月深。
拔薤已觀賢守政,
折蔬聊慰故人心。
風流賀監常吳語,
憔悴鐘儀獨楚音。
治狀兩邦俱第一,
潁川歸去肯重臨。
譯文:
數畝茅草覆蓋的古縣城陰,
早晨的窗戶清爽,夜晚的大堂幽深。
我也知道選址并非真正的宅邸,
只是想坐下來,靜靜地思考這顆心。
聽說你帶著壺問字的奇異之處,
又因為攀登樹木而輔助微弱的音律。
在北戶邊相聚,眼前是千頃江水,
直視下去,卻沒有地方可以倚靠。
這一生真的希望老去在這座墻的陰影下,
但我卻掃除了記憶深處的歲月。
采拔薤草已經見證了賢明的守政之才,
摘折蔬菜只是為了慰藉舊友的心情。
風流的賀監經常使用吳語,
疲憊的鐘儀卻只有楚音。
治理兩個國家都取得了第一,
但我是否愿意回到潁川重返從前?
詩意和賞析:
《又次韻二守同訪新居二首》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再次訪問友人新居的情景,表達了對友情、歲月和人生的思考。
詩的前半部分描繪了友人的新居,以及作者對其選址的疑慮。數畝茅草和古縣城的陰影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古樸的氛圍,窗戶清爽,大堂幽深,給人以寧靜與安逸之感。作者對友人的新居持保留態度,認為選址并非理想之地,但他仍然希望在這里坐下來,靜心思考。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歲月的思考。作者聽說友人帶著壺尋訪奇異之字,登上樹木輔助微弱的音律,表達了友人的求知欲和對音樂的熱愛。北戶邊相聚,江水千頃,但眼前卻沒有可以倚靠的地方,這一句意味深遠,或許是在表達友情的珍貴和脆弱。
接下來,作者表達了對歲月流轉的感慨。他希望能夠老去在這墻的陰影下,但同時又希望掃除記憶中的歲月,以此體現對逝去時光的珍重和對現實的超越。拔薤已觀賢守政、折蔬聊慰故人心,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贊賞和慰問之情。
最后幾句詩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贊美和對自身的思考。賀監是指友人擔任監察官的職位,風流指他使用吳語,而鐘儀則是形容友人的容貌憔悴,楚音則指他的口音。治理兩邦俱第一,潁川歸去肯重臨,表達了友人在政治和地位上的卓越,但作者是否愿意回到潁川重返從前則值得思考。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內斂的情感展示了蘇軾對友情、歲月和人生的思考。通過對友人新居的描繪和對友情的贊美,詩中透露出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以及對現實和理想之間的矛盾和抉擇的思索。同時,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對比,以及對音樂的引用,增添了詩意的深度和層次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