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寶雞縣斯飛閣 / 作者:蘇軾 |
西南歸路遠蕭條,倚檻魂飛不可招。
野闊牛羊同雁鶩,天長草樹接云霄。
昏昏水氣浮山麓,泛泛春風弄麥苗。
誰使愛官輕去國,此身無計老漁樵。
|
|
題寶雞縣斯飛閣解釋:
《題寶雞縣斯飛閣》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表達了作者西南歸途中的孤寂凄涼,以及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然田園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西南歸路遠蕭條,
倚檻魂飛不可招。
野闊牛羊同雁鶩,
天長草樹接云霄。
昏昏水氣浮山麓,
泛泛春風弄麥苗。
誰使愛官輕去國,
此身無計老漁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蘇軾在西南歸途中的心境。詩的開篇以"西南歸路遠蕭條"來描繪作者行進的道路遙遠而寂寥。作者倚在檻上,心靈飄蕩,卻無法將魂魄招回。這種情感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迷茫。
接下來的兩句"野闊牛羊同雁鶩,天長草樹接云霄"表達了作者在田園鄉野中的所見所感。廣闊的原野上,牛羊成群,與雁鶩飛翔共同構成了一幅自然景觀。天空高遠,草木接連著云霄,展現出大自然的壯麗和廣袤。
接下來的兩句"昏昏水氣浮山麓,泛泛春風弄麥苗"描繪了自然景色的細節。水氣彌漫,山麓顯得朦朧不清。春風吹過,麥苗隨風搖曳,景象平淡而自然。這種描寫表現了自然的平和和生機。
最后兩句"誰使愛官輕去國,此身無計老漁樵"則抒發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然田園生活的向往。作者抱怨官場的虛浮和功利,表達了自己愿意過簡樸自在的漁樵生活的心愿。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的描繪來凸顯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通過對自然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官場生活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時也抒發了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