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車音(兀令) / 作者:賀鑄 |
盤馬樓前風日好。
雪銷塵掃。
樓上宮妝早。
認簾箔微開,一面嫣妍笑。
攜手別院重廊,窈窕花房小。
任碧羅窗曉。
間闊時多書問少。
鏡鸞空老。
身寄吳云杳。
想轣轆車音,幾度青門道。
占得春色年年,隨處隨人到。
恨不如芳草。
|
|
想車音(兀令)解釋: 《想車音(兀令)》是宋代賀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盤馬樓前風日好。
雪銷塵掃。
樓上宮妝早。
認簾箔微開,一面嫣妍笑。
攜手別院重廊,窈窕花房小。
任碧羅窗曉。
間闊時多書問少。
鏡鸞空老。
身寄吳云杳。
想轣轆車音,幾度青門道。
占得春色年年,隨處隨人到。
恨不如芳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春日場景。首先,詩人描述了盤馬樓前的風景,風和陽光都很好,雪已經融化干凈,塵土被掃除。樓上的宮妝早已完畢,一位美麗的女子微微掀開簾幔,笑容嫣然。接著,詩人攜手與這位女子離開樓臺,進入另一個庭院的重廊,那里有一座小巧玲瓏的花房。詩人任由碧色窗戶透曉,時而廣闊,時而狹窄,他時多時少地書寫著,思考著。然而,鏡中的鸞鳥卻已經老去,詩人的身份卻被寄托在遙遠的吳地云煙之中。他心中時常回想起那輛轟鳴的車聲,曾幾何時多次經過青門道口。他占有了每年的春色,隨時隨地與人相逢。然而,他卻恨不如那些芳草一般自由。
這首詩詞通過對春日景色和個人身世的描繪,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心境。詩人通過描述美好的自然景色和宮廷生活,展示了他對美的追求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他將自己的身份與吳地云煙隔絕,感到無法自由自在。詩中的"轣轆車音"是對自由的向往和渴望,而"芳草"則象征著自由的生活狀態。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個人情感的交融,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抒發出對現實限制的不滿和無奈。
這首詩詞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具象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傳達出詩人復雜的情感和思考。它展示了賀鑄優美的詩詞才華,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對于自由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