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重山(殘春) / 作者:趙長卿 |
清晚窗前杜宇啼。
游仙驚夢醉,斷魂迷。
起來窗下看盆池。
傷春去,消瘦不勝衣。
柳陌記年時。
行云音信杳、與心違。
空教攢恨入雙眉。
人已遠,紅葉莫題詩。
|
|
小重山(殘春)解釋: 詩詞:《小重山(殘春)》
清晚窗前杜宇啼,
游仙驚夢醉,斷魂迷。
起來窗下看盆池,
傷春去,消瘦不勝衣。
柳陌記年時,
行云音信杳、與心違。
空教攢恨入雙眉,
人已遠,紅葉莫題詩。
中文譯文:
傍晚清凈,窗前杜宇啼鳴,
仙境游玩使我夢醒,陷入心魂的迷惘。
起身來到窗前,凝視著盆中的池水,
傷感春光已逝去,消瘦的身姿無法抵擋外衣。
柳林小道上的歲月留痕,
行云飄渺,音信已消逝,與內心相背離。
徒然讓憤恨積聚于雙眉之間,
身影已遠去,紅葉不再題寫詩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趙長卿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殘春景色的感懷和追憶。詩中通過描繪傍晚時分窗前杜宇啼鳴的景象,展現了淡淡的寂靜和凄涼的氛圍。詩人游仙一般的想象和夢幻,卻被現實的斷魂所迷惑,使得心靈陷入困惑和迷失。
詩人起身來到窗前,凝視著盆中的池水,這種動作體現了對逝去春光的思念和對時光消逝的感嘆。傷感春光已逝去,自己的身軀消瘦,無法抵御外界世俗的冷漠,感覺孤獨和脆弱。
柳陌記年時,描繪了柳樹所在的小道,表達了歲月無情的流轉和時光的飄渺。行云飄渺,音信渺茫,詩人感到與時光和世界漸行漸遠,內心的期望與現實背道而馳。
詩末表達了詩人的憤恨和無奈,讓憤恨積聚于雙眉之間。詩人的身影已遠去,紅葉也無法再題寫詩篇,暗示了詩人的心境已逝,無法再為世俗所動。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內心對逝去時光和殘存春光的思念和感傷,以及對現實世界的失望和迷茫。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流露,展現了離愁別緒和對人生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