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春令(立春) / 作者:趙長卿 |
數聲回雁。
幾番疏雨,東風回暖。
甚今年、立得春來晚。
過人日、方相見。
縷金幡勝教先辦。
著工夫裁剪。
到那時睹當,須教滴惜,稱得梅妝面。
|
|
探春令(立春)解釋: 《探春令(立春)》是宋代趙長卿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數聲回雁。
幾番疏雨,東風回暖。
甚今年、立得春來晚。
過人日、方相見。
縷金幡勝教先辦。
著工夫裁剪。
到那時睹當,須教滴惜,稱得梅妝面。
中文譯文:
幾聲回歸的雁鳥呼喚。
經歷了幾場細雨,東風吹暖。
今年的春天來得晚。
等到春光明媚之時,我們才能相見。
細膩的金色綢緞旗幟勝過先前的教誨。
花費工夫裁剪打理。
等到那個時候一見面,必須要仔細珍惜,贊美梅花般美麗的妝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立春時節的景象和人們對即將到來的春天的期盼。詩人以自然景物和人的活動來抒發對春天的向往之情。
首先,詩人提到了回歸的雁鳥,這象征著春天的到來。隨著幾場細雨和東風的吹暖,春天終于來臨,盡管在這一年里稍晚了一些。
詩人暗示了人們對春天的渴望。他們期待著春天的到來,期待著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與親人朋友相聚。詩中提到的金色綢緞旗幟和精心打理的妝容,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的熱切期望和對美好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氛圍和人們對春天的期盼,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的活動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春天美好的向往和對美的追求。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意象的描繪,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