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春令 / 作者:趙長卿 |
龜紗隔霧,繡簾鉤月,那時曾見。
照影兒、覷了千回百轉。
素艷明於練。
柔腸堆滿相思愿。
更重看幾遍。
是天然不用,施朱櫳翠,羞損桃花面。
|
|
探春令解釋: 《探春令》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趙長卿。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龜紗隔霧,繡簾鉤月,那時曾見。
照影兒、覷了千回百轉。
素艷明於練,柔腸堆滿相思愿。
更重看幾遍。
是天然不用,施朱櫳翠,羞損桃花面。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的場景,詩人以細膩的筆觸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愛情的渴望。
詩中的“龜紗隔霧”和“繡簾鉤月”描繪了一種朦朧的景象,仿佛在霧中隱約能看到龜紗和月光透過繡簾的景象,給人一種幽靜而浪漫的感覺。詩人提到自己曾經看到過這樣的景象,暗示了過去美好時光的經歷。
“照影兒、覷了千回百轉”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反復回味和思索,似乎在回憶中尋找著曾經的影子。
“素艷明於練”形容了柔美的形象,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詩人用“柔腸堆滿相思愿”表達了對愛情的渴望和執著,意味著心中充滿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更重看幾遍,是天然不用,施朱櫳翠,羞損桃花面”表現了詩人對這美景的癡迷,表示再怎么多次看都不夠,美景自然而然地展現出來,無需人工修飾,甚至比桃花還要害羞。
整首詩詞以細膩、含蓄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美麗而浪漫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和愛情的向往和追憶。通過景物的描寫,詩人抒發了內心深處的情感,給人以悠遠、恬靜的感受,展現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 |
|